以感恩的心 再起航
鮮花吐芳,寄托深情思念;紅旗招展,激發(fā)奮進力量。9月28日晚7點,以“感恩教育在我心,成長奉獻在婦幼”為主題職工綜合素質(zhì)展示暨市婦幼“慶國慶,度中秋”晚會在學術報告廳隆重開幕。省總工會李如春副主席、周惠安部長,市總工會主席王圣發(fā)、李燕瓊副主席,萬正祥主任、市衛(wèi)生局杜賓主席等領導出席晚會。
省總工會李如春主席在致辭中對我院職工精神面貌、道德素質(zhì)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大家繼續(xù)努力,為祖國和醫(yī)院發(fā)展貢獻力量。
嘉賓致辭后,晚會由行管工會小組展示的詩朗誦《以感恩的心再起航》正式拉開了序幕,由孕嬰中心、產(chǎn)后康復科、婦保科、供應室聯(lián)合展示的小品《和諧》,由藥劑科工會小組展示的情景劇《藥房的一天》,由新生兒科、特檢科工會小組聯(lián)合展示的配樂詩朗誦《感謝有你》,由兒內(nèi)1科工會小組展示的情景劇《天使的心》,由兒保科工會小組展示的詩歌朗誦《讓感恩走進每個人的心靈》,由檢驗科工會小組展示的情景劇《我們的選擇》,由手術室工會小組展示的詩朗誦《手術室之歌》,由眼科工會小組展示的情景劇《光明一家親》,由門診部工會小組展示的小品散文詩朗誦《感恩路上》,由產(chǎn)科工會小組展示的小品《產(chǎn)科服務新氣象》,由婦兒外科工會小組展示的詩歌朗誦《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好戲連臺,博得在場的領導和觀眾陣陣掌聲,晚會最后在內(nèi)二科工會小組展示的《錦旗》中落下帷幕。
雖然此次晚會要求高,時間短暫,但大家抓住主題,結合醫(yī)院開展的《感恩心做事,責任心做人》讀本學習活動,以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同事、感恩醫(yī)院,圍繞家庭道德教育與本人綜合素質(zhì)提高,聯(lián)系社會、家庭、醫(yī)院以及自身成長經(jīng)歷等實際情況而自創(chuàng)自編自排。節(jié)目內(nèi)容積極健康向上,為大家獻上了一臺異彩紛呈、匠心獨具的文藝演出,給節(jié)日增添了一份喜慶和快樂,借此機會向新中國的63歲華誕獻禮。
此次晚會成功舉辦,離不開全院廣大干部職工支持與合作,那些為了晚會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的自創(chuàng)自排自演的干部職工;更離不開工會干部的無私奉獻,特別是晚會的工作人員,節(jié)目組、道具組的任勞任怨,是整場晚會成功舉辦的有力保障。他們通過活動展示綜合素質(zhì)成效,并激勵教育職工做德藝雙馨的婦幼人,以感恩的心,再起航。
(圖片/肖露露 文/ 院工會)
從生活到舞臺
從小也許由于性格偏內(nèi)向,心里素質(zhì)又不好所以對學校的文藝活動都不感興趣,對各種文藝晚會也是躲的遠遠的。工作后,心想:終于可以不用再面對這晚會哪晚會了,哪知道醫(yī)院里的文藝活動也總是頻繁不斷,而且每個科室都極其認真的對待。特別是這次“慶國慶度中秋”職工綜合素質(zhì)文藝晚會,讓我明白了無論是身處哪個崗位,無論是哪個身份,德、智、體、美、勞都的全面發(fā)展,也讓我感受到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位觀眾都應該用心去觀看表演,用心去感受表演者們的付出!
這次“慶國慶、度中秋”職工綜合素質(zhì)文藝晚會,要求不能請外援,不能請專業(yè)老師,全得由科內(nèi)人員自編自導自演。我們兒內(nèi)二科響應醫(yī)院的號召精心推出了一部由文麗老師自編自導,徐醫(yī)生、王曉曉等人主演的情景劇——《錦旗》,這部情景劇是由一件發(fā)生在我們科室里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劇中講述了一位高度近視的花甲老人——肖奶奶帶著一直高熱精神差的小孫子——肖兵兵來到我們科室住院,由于肖奶奶極度焦慮的心情,從而導致肖奶奶在和醫(yī)護人員溝通肖兵兵的病情、靜脈穿刺、護理治療時都出現(xiàn)了很大的障礙。為了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快的使肖兵兵痊愈,每位醫(yī)護人員因此不懈的開解和疏導肖奶奶,終于讓其明白了如何冷靜的面對自己小孫子的病情,并很好的配合醫(yī)護人員對肖兵兵進行治療護理,最終肖兵兵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呵護下很快痊愈。肖奶奶滿懷感激的抱著小孫子出院了并獻以錦旗表示感謝!
這個病人是文老師接待管理的,為了寫好這劇本,她犧牲了自己的下班休息時間。在創(chuàng)作前,文老師認真的回憶了整個事件發(fā)生的起因、過程和結尾,在創(chuàng)作《錦旗》時,文老師在一句句臺詞上反復推敲,以確定最能夠表達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字。為了使劇中的每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因此文老師和護士長在選擇演員的時候也是非常嚴格——劇中的醫(yī)護人員演的都無可挑剔,因為那都是是我們的本色演出,都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最難的是肖奶奶這個角色,想過要男扮女裝來演,嘗試過讓護士長、鄭老師……來演,為了鍛煉我們這些小家伙的能力,最終確定讓新同事王曉曉來演肖奶奶這一角色,她演的肖奶奶生動形象,完美的表達了肖奶奶的急切心情,卻總是狀態(tài)不穩(wěn),特別是著急的時候就會口齒不清,為了克服這一點,除了在科室積極的排練,她在寢室更是不斷的練習。念旁白的人選也總是在張瑩和蔣書杰之間徘徊不定,張瑩聲音動聽,讓人舒心,但語速總跟不上節(jié)拍。蔣書杰聲音宏亮有穿透力,但缺少感情。最終覺的提高語速比培養(yǎng)感情來的快,所以選擇了張瑩,沒被選上的蔣書杰不但沒氣餒,更是盡心盡力演好只是唱歌時在后排揮揮手的“波浪”,選上的張瑩連等公車的時候嘴里都念念有詞。"波浪"們也都是在護士長和文老師考慮到高矮順序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而精心選出的。
為了保證《錦旗》在“慶國慶度中秋”職工綜合素質(zhì)文藝晚會上能夠保質(zhì)保量的如期表演,每個被選上的演員們不辭上班辛勞,充分利用下班時間認真的在文老師和護士長的指導下一遍又一遍的排練著。演員們?yōu)榱吮WC正常的輪換班制的同時又不耽誤劇本的排練,大家即使剛下大夜班依然堅持參加此排練,并且依然對自己的表演有著非常高標準的要求。而“波浪”們也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每場排練她們都必到,并且盡心盡責的完成好文老師給她們安排的動作。護士長也是每場必到,為了確保質(zhì)量,大家統(tǒng)一服裝,還給我們買來了新襪子,每個細節(jié)她都會親自指導,不厭其煩。有些雖然沒被選中參加節(jié)目的表演,但是她們也并沒為此氣餒抱怨,而是兢兢業(yè)業(yè)的堅守崗位,為了演員們能抓緊時間排練,更是主動友好的分擔了她們的部分工作。她們用實際行動給了《錦旗》成功演出最大的支持。
在我們兒內(nèi)二科的每一位成員的努力下,《錦旗》演出的很成功,在各科室的努力下“慶國慶度中秋”職工綜合素質(zhì)文藝晚會圓滿結束!這次晚會使得我們充分的體會到了院領導想要培養(yǎng)我們綜合素質(zhì)的良苦用心。讓我們明白了在遇到困難時,作為一個集體所能具備的強大潛力。與此同時我們在編排時的團結互助、相互體諒,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團體強大的凝聚力,也向醫(yī)院領導展示了我們科室人員良好的精神風貌。在演出過程中時刻都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病人及其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和諧相處的情形,給我們描述了一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構想,為我們科室在更好的處理醫(yī)患關系的方向上,繪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藍圖。
(內(nèi)二科工會小組 鄒艷輝)
《感恩心做人 責任心做事》讀后感
感恩世間種種,以感恩的心來看待世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懷著責任心,以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做好任何一件事,這是事業(yè)成功的保障。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那么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必溫馨美滿,事業(yè)必成功,社會也必定和諧繁榮。
最近拜讀了蔣興江所著《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這部書,書中通過對感恩與責任精神的深入解讀,探究了現(xiàn)代人精神缺失的根源,為現(xiàn)代人重塑世界觀和人生觀、完善員工職業(yè)培訓、實施“心本”管理、塑造企業(yè)新主人翁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對于“感恩”,書中這樣說道:“感恩是自律的良方。”當我們對工作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對于自己的言行和態(tài)度都會更加自律。因為感恩,才會不放任自己,拖沓敷衍,對工作始終保有一份敬意和責任。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覺得今天做不完的,明天還可以接著做,其實這種拖沓做事的心態(tài)是最要不得的。今天的事情做不完,明天的事情也必將做不完,這樣一天壓一天地拖下去。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什么都沒做完、沒做好,最后很可能敷衍了事。試問這樣的人如何能有所成就?懂得感恩的人,總以更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放任自流會帶來一種內(nèi)疚的心理壓力,懂感恩的人只有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才能覺得滿足快樂。海爾的總裁張瑞敏說要日清日結,日清日高。這是一種自我約束,只有懂得自我約束的人才能有所建樹。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嚴格要求自己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第一,守時。你一天早上遲到可以理解,如果你天天遲到,那就是里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夠,不夠重視工作。第二,保持辦公桌的整潔。如果你連自己的辦公桌都是亂七八糟的,堆滿了文件、資料、零食。工作起來也會手忙腳亂,沒有次序。在這樣凌亂的環(huán)境中工作,只會增加你的焦慮和忙亂。第三,工作要按時完成,避免拖延。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計劃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這樣你可以知道這些工作在具體的時間進展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有效地進行控制。制定了計劃之后,還要堅決地執(zhí)行,不給自己找借口。這樣堅持一個月,你會發(fā)現(xiàn),計劃的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nèi)已經(jīng)全部完成。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幫助,領導的關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并把感恩意識內(nèi)化成自己的一種行為。對組織、對領導要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怨恨;對同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和愜意。
對于“責任”,書中這樣描述:“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所以有人說:假如你非常熱愛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討厭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獄。”雖然工作不等于生活的全部,但是誰又能真正地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呢?我們既然已從事了一種職業(yè),選擇了一個崗位,就必須接受他的全部,就算是屈辱和責罵,那也是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不僅僅是給你帶來益處和快樂。當我們從事著某一項工作就不要忘記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工作意味著責任。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學會承擔責任,最基本的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崗位責任,明白你的工作范圍。對自己責任內(nèi)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動地去做,千萬不要等領導來安排,事事都由領導來安排的員工,最終只能被淘汰。同時認能清自己的責任,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夠減少對責任的推諉。在責任界限模糊的時候,人們就會互相推脫責任。
從本義上理解,我覺得“感恩、責任、”都屬于道德范疇,它們是一個人對外界人和事的一種感悟,是一個人所承擔的最基本道義責任。其中“感恩”是基礎,“責任、”是感恩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一個人對親人感恩,那他就會有家庭責任心、家族責任感;對同事、對組織有感恩之心,那他就會具有崗位責任感;對社會感恩,那他就會具有社會責任感,甚至民族使命感。從這點來延伸,明白了“感恩”和“責任”,其實就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那么我們?nèi)绾卧诼殬I(yè)生涯中做到“感恩”與“責任”呢?我認為,首先要有感恩之德,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近幾年來,黨中央提出“德才兼?zhèn)、以德為?rdquo;的選人標準也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把社會責任感作為考量依據(jù)。其次要有責任之心。工作中要淡化職位意識、樹立職責觀念,自覺做到識大體、顧大局,講原則、守紀律。
我們應時刻以感恩心來做人,用責任之心來做事,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稱號。
(內(nèi)二科工會小組 胡 丹)
《感謝有你》
金秋的風,送裊裊暗香而來,霜中的菊,獻片片芳菲一季。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境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又能夠有幸福,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時光如梭,歲月如溪,彈指一揮間來到特檢科已經(jīng)兩年了,在這兩年里,我有太多的話想對我的醫(yī)院說,感謝生活上,同事們親人般的關心和照顧,讓我這個異鄉(xiāng)的孩子不再孤單;感謝工作中,前輩們的言傳身教讓我受益頗深,業(yè)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謝我的醫(yī)院,讓我懂得了奉獻的價值和樂趣。在這兩年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是你們見證了我一步步的成長歷程。
讓我怎能忘記,第一個工作日,宋主任手把手的教會我如何使用超聲探頭,當我看到胎兒時的那份激動于欣喜;讓我怎能忘記,第一次獨自上夜班,就遇到了一位特殊病例,正當我手忙腳亂的時候,秀春姐和楊州第一時間趕到了科室,看到他們的身影,我立馬有了底氣,等做完檢查,我看看了表,那時已是深夜1點了;讓我怎能忘記,第一次導診時的情景,因為我的學生氣未脫,因為我的不會變通,差點和病人大動干戈時,劉大姐和小石姐挺身而出,不畏家屬的無理取鬧,把我像小妹妹一樣拉在了身后,給病人耐心解釋;讓我怎能忘記,第一次過年回家,得知我們路途遙遠,春節(jié)期間亞蘭姐主動幫我們離家遠的人帶班;丶仪,宋主任像母親般一路叮嚀,一路囑托;讓我怎能忘記,在我感情遇到麻煩開始亮紅燈的時候,江麗姐和魯老師們的細心開導,讓我這個懵懂的孩子在她們的一路攙扶下,順利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正是這樣的關心和照顧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情誼;正是這樣的通力合作讓我感受到了科室的團結上進;正是這樣的不是親人甚是一家人才讓我有了歸屬感;是的,我屬于這里,因為你們,我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彩!因為你們,我的工作才會如此出彩!我榮幸,因為我是身屬團結奮進、無私奉獻的團隊!我自豪,因為在我身邊,有那么多甘于在平凡崗位創(chuàng)造不平凡業(yè)績的人!我無悔,因為我的付出換來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換來了千家笑語,萬戶歡聲!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是我們宋主任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帶上這樣的祝福!面對困難,我知道我的身后有著堅強的后盾;帶上這樣的祝福!我們特檢科的隊伍將會日益壯大;帶上這樣的祝福!相信婦幼的明天會更美好。。
(B超、放射、病理工會小組 李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