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bogfe"></dd>
    
    

        嬰幼兒淚道疾病的診療
        2019-06-18 08:19:59   作者:   來源:   點擊:

            嬰幼兒淚囊炎是發(fā)病率較高的小兒眼科疾病?蓡窝刍螂p眼發(fā)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淚道發(fā)育障礙。發(fā)生繼發(fā)感染后,可出現(xiàn)黏膿性分泌物,形成嬰幼兒淚囊炎。近年來嬰幼兒淚囊炎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可能與剖宮產(chǎn)增加及患兒哭泣減少有關。剖宮產(chǎn)患兒出生時Hasser瓣膜未受到產(chǎn)道壓力影響,不能自行破裂,使得分娩過程中產(chǎn)道擠壓協(xié)助完成鼻淚道管道化的生理過程人為缺失。

        嬰幼兒淚囊炎對患兒危害較大,包括:嬰幼兒淚囊炎是角膜潛在性的感染源,如發(fā)生手指擦傷角膜的情況時,有引起感染性角膜炎的危險;病情遷延局部易患眶蜂窩織炎。

            一般常用的早期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眼水點眼、淚囊區(qū)按摩及淚道沖洗等,但治愈率較低。荊州市市婦幼保健院眼科開展的淚道探通術治療嬰幼兒淚囊炎,一次探通治愈率超過95%,該項技術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

            行淚道探通時,熟練的探通技術和手感是獲得淚道探通成功的關鍵。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眼科開展嬰幼兒淚道探通術30余年來,每年平均手術400余例,尤其是對于難治性嬰幼兒淚道疾病、淚囊粘液囊腫等疑難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及較高的手術水平。

            淚道探通的最佳時間是3—6月左右的嬰幼兒;純耗挲g較小時及早實施淚道探通術,優(yōu)點是容易固定患兒體位,只需表面麻醉,探通成功率高。缺點是患兒淚小點及淚小管結構較狹小,手術難度較大,因此對手術操作者的水平要求較高。隨年齡增長膜狀物增厚,或是慢性炎癥的長時間刺激,引起淚道的纖維化或瘢痕形成,治愈率明顯降低,甚至需要多次探通。

        (眼科供稿)

        免费看av网站网页,久久久久综合,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播放,免费无遮挡无码福利网站

        
        
      1. <dd id="bogfe"></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