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精細化管理 我們在行動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是一種認真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在醫(yī)院精細化管理競賽活動的實施中,究其根本,是態(tài)度的一種轉變,是由“差不多”到“精益求精’的轉變。古有“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警示,今有“蝴蝶效應”的提醒,但縱使有千百次的警醒,我們自身沒有一絲精細工作的態(tài)度,也是無濟于事。
如果您是一名導診,由于您的疏忽,為患者指錯路,那他可能會為此多走很多冤枉路;如果你是一名醫(yī)生,您的一句差不多可能會讓患者失去生命;如果您是一名護士,您疏于病情的觀察,患者可能會錯失的治療機會;哪怕您是一名護理員,由于您那未擦凈的一灘水,都會給患者帶來摔倒的危險……
蕓蕓眾生,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需要做一些瑣碎的事情,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為此,我們應該按照精心、精細的要求去做我們的各項工作,我們需要改變心浮氣躁、半途而廢的毛病,凡事都應精細化,把小事做細、做精、做實。
為了防止醫(yī)療差錯的發(fā)生,提高整體醫(yī)療質量,科室根據醫(yī)院定位精細化管理年的宗旨,結合科室特點開展了各項工作,為增總量打下堅實基礎。在陳莉科長的帶領下規(guī)范了孕期檢查項目、開展地中海貧血篩查項目、免費唐篩、引進新的孕期營養(yǎng)監(jiān)測系統(tǒng)、積極主動配合醫(yī)院其他科室完成上門孕檢、舉辦大型孕婦活動;經過不斷地實踐和改進,科室制定了更加精細的工作流程,以流程為準則,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為目標,使每一位醫(yī)務人員都主動做到有耐心、恒心、責任心,更要有一顆對待工作的精細心。
老子云:“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們每個人唯有樹立了精細的意識,細化的理念記于心,溶于血,將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細、做好,才能在精細中體現(xiàn)自己人生的價值。我將立足本職工作,放眼未來,與醫(yī)院的各位同事一起,發(fā)揮每一個人的作用,為醫(yī)院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婦? 郭妍)
向榜樣——許婭玲同志學習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兒童安全輸液操作技能大賽中,許婭玲同志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這是唯一一個地級市婦幼保健院榮獲此殊榮,作為同一個科室的同事,我們感到無比驕傲自豪!
荊州賽區(qū)一等獎,湖北省賽區(qū)一等獎,許婭玲一路過關斬將,穩(wěn)扎穩(wěn)打,以絕對優(yōu)異的成績毫無懸念的拿下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當我們看到比賽的視頻中那個自信從容、優(yōu)雅得體的熟悉身影,與患者交談時親和溫暖的話語,仿佛就像是許婭玲平常在病房工作的場景。所以,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平常的工作中就是如此兢兢業(yè)業(yè),總是十年如一日的保持一顆初心,一腔熱情。
病人對她的評價是技術高超,態(tài)度和藹,親切又耐心。郭寶寶體質差,經常生病。每次一來科室就先問許阿姨在不在,只要是許阿姨跟她做治療,她就不哭不鬧。她媽媽總是無可奈何地說在家里就說好了的,來了找許阿姨,因為許阿姨笑容美美的,打針也不疼,非常喜歡許阿姨。孩子的感官是最直接最真實的,誰對她好,對她充滿善意,她就喜歡誰。家長的體驗也是非常直接的,誰對她的孩子有耐心,誰的技術能力最強,從一次治療中就可以看出來。許婭玲正是用這樣的愛心和過硬的技術獲得一眾鐵桿小粉絲,家長們都是對她非常信任,贊揚有加。
同事對她的評價是人美心善,值得依賴。她是科室最靚麗的風景,總是帶著微笑,充滿活力。她也是科室的核心護理骨干,總能輕松解決護理難題,并向同事們分享工作經驗方法。她是最親切的代教老師,學生們不僅佩服她優(yōu)美精湛的操作技術,也折服于她優(yōu)雅大度的個人魅力。她還是護士長最得力的助手,將護士長交給她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并以身作則。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履行一名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病人的健康和家屬的滿意放在首位,身體力行,廉潔行醫(yī)、愛崗敬業(yè),遇有病情危重的患者,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毫不推托,起到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我們?yōu)樯磉呌羞@樣一位優(yōu)秀的同事而榮幸自豪。向榜樣致敬,與榜樣同行!
(兒內一科 文麗)
新生兒科工作心得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在新生兒科工作了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的工作,對于初入職場我來說,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學到了一些書本上沒有的一些知識,也認識到自己工作當中做的不足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新生兒科的工作與其他科室相比較是有一些區(qū)別的,護理的病人主要是新生兒。新生兒不會說話,如果出現(xiàn)哪里不舒服或者病情變化,他們不能自己去描述,所以需要護士掌握疾病的特點,細心的觀察他們的病情變化。新生兒的各器官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育完善,在解剖和生理上與兒童和成年人是有區(qū)別的,需要先了解了新生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生理特點,根據不同的疾病給予相應的護理。
在新生兒科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小寶寶喂奶。喂奶之前首先要測試一下牛奶的溫度,可以將奶瓶倒置一下,滴幾滴奶在手腕處測試溫度,如果溫度合適就可以喂奶了。先取一點紙巾墊在小寶寶的頭部下方,將小寶寶的頭偏向一側,將奶頭充滿乳液,將奶頭與寶寶的嘴巴正確的含接好。老師們告訴我在喂奶的過程中,要注意寶寶的血氧飽和度的變化,還要觀察寶寶的面色和嘴唇的變化。如果出現(xiàn)血氧飽和度下降到80%,70%,60%的時候,或者嘴唇變紫色,就要暫停喂奶,讓寶寶休息一下,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了再喂奶。一開始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大部分的寶寶還好。但是有時侯也會遇到過這種情況。特別是寶寶在哭鬧的時候血氧飽和度會下降,如果血氧飽和度還沒恢復就喂奶,寶寶會換不過氣來,血氧飽和度還會下降。這時候也要停止喂奶。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告訴我要彈一下小寶寶的足底給予刺激,看看氧飽有沒有回升。在喂奶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是避免嗆奶和吐奶。頭偏向一側,選擇合適的奶嘴?梢员苊鈫苣。因為有的奶嘴的奶孔比較大,如果寶寶吃的比較急,一下子咽不了那么多奶汁,就有可能嗆到或者溢奶。可以更換合適奶孔的奶嘴。有幾次遇到過,奶快喂完的時候,有的寶寶出現(xiàn)了吐奶。把之前喂的奶都吐出來了。其實喂到一定的量了,快要吃完了,可以觀察寶寶的吸吮情況,如果吸吮的較以前變慢了,就不要喂了,他可能吃飽了,如果再喂就可能吐奶。還有奶頭含接的位置有沒有偏移,本來奶頭在寶寶嘴巴的正中間含接的,偏移到旁邊了,方向角度的改變。也可能吐奶。喂完奶之后不要搬動寶寶了,一般在喂奶之前就把尿布換了。在喂奶之后搬動寶寶,也會導致吐奶。有的寶寶消化功能不是很好,喂了奶之后出現(xiàn)腹脹,應該隔一段時間,等腹脹消了,再少量喂奶。
在新生兒科工作,需要更耐心細致一些,因為剛出生的新生兒是比較脆弱的。要保障新生兒的安全。特別是將寶寶抱出暖箱,送寶寶去做檢查,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都要抱穩(wěn)扶好。避開障礙物和邊邊角角的地方,防止寶寶受到磕磕碰碰的傷害。沒有人在旁邊守護的時候要關好暖箱的門,把寶寶放在操作臺上的時候也要看好。防止寶寶出現(xiàn)墜床。在工作中也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如固定好寶寶身上的各種管路和電導線。有一次,我給一個寶寶更換完氧飽探頭,護士長讓我再重新整理一下寶寶的氧飽探頭的線。讓我把氧飽的線放在床墊下面,不要壓在寶寶的身下。當時我沒有反應過來,后來想起來了各種導線不能搭繞在病人身上,也不能壓在病人身下。這樣會導致病人的不舒適或壓瘡。只能繞到病人身體旁邊通過。還有就是輸液的管路,也要固定好避免管路扭曲受壓折疊。主要是為了防止脫管和管路的堵塞。做完操作后可以檢查一下。防止輸液管路被暖箱的門給夾住了。給寶寶換尿布和進行護理操作時要動作輕柔,避免輸液管路受到牽拉。特別是臍靜脈置管和PICC置管的患兒,可以減少反復穿刺,維持靜脈通路,進行輸液治療,也可以提高搶救時的成功率。臍靜脈置管和PICC置管后會準確記錄置管的長度。每次接班的時候都要查看外露的刻度,是否和第一次記錄的一致,還要消毒接口處,然后連接封管液先抽一下,看有沒。有回血,確定管路是在血管內的。然后沖管,防止管路阻塞。然后把接口處連接好。臍靜脈要測量腹圍,PICC測量腿圍或手臂圍。和之前測量的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變化。和以前比變粗了,可能出現(xiàn)了輸液滲漏。因為老師說,臍靜脈置管的位置發(fā)生偏移可能會到心臟,肝臟,或者不在血管里面了。那這個靜脈通路就不能用了,所以要防止管路受到牽拉,操作的時候要輕一點,要保護好靜脈通路。還有就是要多巡視寶寶,多觀察,思考查找原因。有一次,有一個小寶寶哭了,我以為小寶寶餓了就給小寶寶喂奶,但是他還哭。然后我就看了一下寶寶的尿布,他沒有解大小便。然后我就不知道小寶寶為什么哭。剛好老師過來看了一下。然后看了一下小寶寶的針眼處,穿刺的部位是腳踝附近。然后對比了另一個腳。發(fā)現(xiàn)打針那個位置明顯的出現(xiàn)紅腫。老師說這個針漏了。然后就把針拔了。然后老師對我說,小寶寶哭了不一定是餓了或者解了大小便。還要看一下打針的寶寶的針眼處?纯词遣皇锹┽樍。漏針了要及早的發(fā)現(xiàn),因為有的藥物導致的輸液滲漏,會對寶寶的肢體造成損傷或者皮膚組織的壞死。所以有打針的寶寶要多巡視一下。
在新生兒科比較常見的病,主要有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早產兒,新生兒感染等。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比較見的不是很多,但是也要多學習了解疾病的特點和護理常規(guī)。在工作中,我覺得我還需要細致認真一點。做一些操作前,需要好好熟悉操作流程,準備充分一點。多試著做一些,沒有做過的操作。讓自己慢慢沉淀和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學著膽大心細,適應自己護士的角色。
(新生兒科 丁娟娟)
手術臺上的堅守與溫情
旅行、逛公園、吃美食、在路上……國慶假期里,對許多市民來說是一個愉快充實的長假,而總有一群醫(yī)務工作者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守護著患者,為千家萬戶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假期里的每一天,手術室都在備戰(zhàn)、迎戰(zhàn)和戰(zhàn)斗狀態(tài)中度過。手術室里的手術一臺接一臺有序進行,有新生命在這里降臨,有各類外傷、急癥患者在這里轉化為安。
手術室內外就像是兩個世界,這扇門的里面,可能是人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但這里,也是很多人寄托了全部希望的地方。我們在這扇門里治病救人,對每個患者都盡己所能。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他們的專注,一臺臺手術記錄著他們的努力。
手術間里只有監(jiān)護儀上的滴滴的聲音和護士唱點器械的聲音,除了這些聲音手術室里顯得格外安靜。
手術室工作到底辛不辛苦,手術病人和家屬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記得在送一位剖宮產術后的產婦回病房的路上,產婦的家屬和我閑聊時說,你們在手術室上班還是好,輕松,自由,雜事不多,就是可能需要點兒體力,每個病人都要搬來搬去的。我笑著對她說:“阿姨,您覺得我搬來搬去費力,但是您看到的應該是我最輕松的狀態(tài)了,把您女兒安全送回病房,我就當散散步,透透氣,但在這之前,我可是一直精神高度緊張呢!”產婦忙向母親解釋:“他們好忙的呢!從我進入手術室開始就沒停過。”家屬雖然感受不到手術間里面的工作節(jié)奏,但是大部分術中清醒的患者都會說:“原來你們這么忙,辛苦了,謝謝”。
麻醉科、手術室、手術科室醫(yī)護人員加班加點,高效運轉,無不彰顯著醫(yī)院強化醫(yī)護質量、注重精細化管理人文情懷!全院上下正以昂揚的斗志,只爭朝夕的態(tài)勢、求真務實的作風扎實工作、奮力拼搏。對于醫(yī)護人員來說,一年365天,不分白天黑夜,更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歲月靜好的背后,恰是無數奉獻者的負重前行。
(手術室 向珊)
優(yōu)質服務,細節(jié)決定成敗
俗話說,泰山不拒細流,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成就都是由一些不起眼的細枝末節(jié)堆積而成,在點點滴滴中成就偉大,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對于我們醫(yī)務工作來說亦莫不如此,要想提升服務質量,就必須要從這些細節(jié)上入手。
我院兒?崎T診是荊州市預防保健門類最為齊全的科室,包括保健門診、預防接種以及早期干預三個部門,以保健門診為例,主要業(yè)務包括預防接種預檢、生長發(fā)育檢測、新生兒疾病篩查、心理行為疾病診斷等等業(yè)務,我們每天也都在做著一些看似繁瑣,實則意義重大的事情,以此來保障兒童的生命健康。
對于兒童疫苗接種,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疾病也已經被廣大家長所認同,當前國家也在這方面花費大力氣,將多種疫苗納入一類疫苗,免費為適齡兒童接種,我們門診醫(yī)生的任務就是通過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判斷該兒童是否適合接種該種疫苗,因此在接診時就必須小心謹慎,細心查看兒童當前生理狀態(tài)、仔細詢問其既往史及有無疫苗接種禁忌癥,對方方面面都必須要考慮到,如果某一個細節(jié)沒有考慮周全,就將給接種兒童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對于心理行為方面的疾病監(jiān)測,采取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的原則,做好宣傳普查工作,讓家長或者老師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發(fā)育偏離,及早做相應的輔助檢查確定心理行為疾病的類型,再做相應的治療或者訓練處理。
對于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我們必須及早發(fā)現(xiàn)有發(fā)育偏離的患兒,早期處理。比如身材矮小的患兒,需要通過必要的輔助檢查,先排除其他臨床疾病,確診是因生長激素缺乏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對小年齡兒童還應定期監(jiān)測身高/身長、體重的生長狀況,到適齡時再給予生長激素干預治療,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因超過年齡之后在進行干預就很難達到預訂效果,各個方面的細節(jié)都必須要面面俱到。
細節(jié)雖小,但作為我們兒?漆t(yī)生,細節(jié)有可能會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發(fā)展,只有做好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考慮面面俱到,才能及早的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發(fā)育偏離,及時的糾正過來。優(yōu)質服務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把他作為我們的日常工作一直持續(xù)下去,以細節(jié)工作提升服務質量,但是想要做到重視細節(jié)也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他需要你每時每刻都注意著,因為細節(jié)不會擺在你面前,而是需要你去尋找并發(fā)現(xiàn)他們,這樣才能做好我們的兒童保健服務工作。
(兒? 付孝軍)
堅持只為質量
看過電視劇《外科風云》,許多人無不感慨外科醫(yī)生嫻熟的技術,使許多患者起死回生,少遭痛苦,可那些術中使用的物品是哪個部門提供的呢?它們來自醫(y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
消毒供應中心承擔著醫(yī)院內各科室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控制醫(yī)院感染中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科室的管理者揭艷芳也深知責任重大,她10年如一日堅持在消毒供應中心,為降低器械相關感染而努力著,她將自己的善良、真實、勇氣和智慧應用于日常管理中,她要求科內員工:工作以患者為中心,竭力為臨床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無菌物品保障,作為消毒供應中心的老員工,她見證了消毒供應室發(fā)展到消毒供應中心,從最初的兩間房,兩個水池,到現(xiàn)在的設備完好,集中管理的發(fā)展變化。
消毒供應專業(yè)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許多制度規(guī)范的制定和完善,都是后來才建立的,揭護士長首先自己學規(guī)范、制度,她查閱相關書籍,與外院同行交流,向消毒供應相關專家請教等方法,解讀專業(yè)制度、規(guī)范,并編寫了適用于我們三級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手冊,為我們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提供了依據和日常指導。
2016年,隨著新的行業(yè)標準修訂,她又再次修訂相關制度、流程、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并多次科內、院外組織人員學習,每月進行考核,F(xiàn)在這些制度、流程、應急預案、規(guī)范均已成為科室工作的準繩。她深知全面推行精細化服務需要更多的人力,會導致科室工作量的增加,她反復論證,排除困難,依然在科室施行精細化管理,除了自己擔任各項考核的總負責人外,她要求科室分區(qū)質控,分級管理,管理中融合績效考核,人文關懷,在她的帶動下,完滿的完成了全院的復用物品和部分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供應,從未發(fā)生因醫(yī)療物品導致的醫(yī)院感染。
護理管理是瑣碎的,它不緊要求管理者細心,還要求有大局意識,專業(yè)知識,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50歲的她經常學習管理的相關理論,并將自己的所學貫穿于工作之中。
消毒供應中心是一個專業(yè)很強的科室,替代性弱,揭護士長在這個科室做管理者已經有10多年了,每次看到她,我就會想起一句歌詞:世上有多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一切還需努力,這所有的堅持,都只為質量!
(消毒供應中心 朱小莉)
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優(yōu)質服務
優(yōu)質的服務并非卑躬屈膝,而是以細心、耐心、熱心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時刻讓病人感受到溫暖和被尊重。我認為,真正做到 “以病人為中心 ”,僅有上述條件還不夠,優(yōu)質服務貴在 “深入人心 ” “視病人如親人”,既要將醫(yī)療專業(yè)技術牢固樹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又要深入到病人內心世界中,真正把握病人的訴求,以解決病人訴求為中心服務目標,替他們做實事,而不是僅做表面文章。我們每天都要為各種不同的人服務,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從細節(jié)做起,從細節(jié)和小事上培養(yǎng)自身的洞察和專業(yè)能力,盡量為每一位病人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讓患者在這里感受到溫暖的含義。
當每次在門診耐心地為他們解釋減毒活疫苗與滅活疫苗、一類與二類疫苗有什么不同的時候,一字一句的跟他們說清楚,直到他們完全了解;耐心的跟他們講解孩子每個年齡階段所要做的保健檢查項目,了解孩子身心發(fā)育水平;細心的向他們傳授輔食添加的原則與技巧.....換來的不僅僅是一句感謝,而是一種肯定、一種信賴。現(xiàn)在的競爭,就是細節(jié)的競爭。的確,細節(jié)顯示差異,也決定成敗,在細節(jié)服務里體現(xiàn)特色,才能得到孩子家長的認可。
那么,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又有哪些。第一,一個整潔干凈的工作環(huán)境和精神熱情的工作人員,能夠讓客戶在第一印象上就加分;第二,我們要有熟練的基礎技能,這樣在做各項保健檢查項目時才能夠熟練準確,還有,要有豐富的保健專業(yè)知識,家長提問的時候能夠準確專業(yè)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對孩子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要害,并且給予最專業(yè)的治療處理方案。
只有每一位員工都樹立“視病人如親人”的服務理念,以良好的姿態(tài)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工作,從強迫自己去說去做到那些優(yōu)質的服務,變成每一次都是自然而然地習慣為每一位病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堅持以病人的訴求為中心,我們的服務質量才會有飛躍式的提高,這樣,你就比其他人的服務更優(yōu)秀了,才會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兒? 位運玲)
不忘初心
當我回想到當初入學時所宣的誓言,心里便有一個美麗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就是對病人的赤膽衷心,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牢記使命,救死扶傷,不忘初衷,專注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深入學習,加強醫(yī)護臨床實踐。
作為婦兒外科的護士,我感到驕傲。 在婦兒外科工作的每一天,我能感覺到醫(yī)務人員的價值,病人身體的恢復,心靈的康寧,笑容的燦爛,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為信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我科,主動服務,主動觀察,主動巡視,主動溝通,全程陪同患者辦理入院手續(xù),對于每一個入住我科的新病人,我們總是站立著以笑臉相迎,主動介紹自己,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消除病人緊張感。每天我們穿梭于病房中,打針,換藥,巡視,用我們的火眼金睛觀察病情變化,用我們的信心、耐心、 愛心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的變化,時刻警惕自己,我們面對的是生命,工作中不能馬虎,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此我感到驕傲。
看到進進出出的患者及家屬,我能體會到患者的痛苦與家屬的痛心以及他們對生命的渴望與熱愛,如今我的夢想漸漸實現(xiàn)著,我依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斷發(fā)揚奉獻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從積極的人道主義精神來工作,以仁心、仁術為患者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
(婦兒外科 左雪晴)
秋風蕭瑟下的溫情
我是一名護士,一名門診支助護士。在支助這個大家庭里,每天我們提前15鐘到崗,一身粉紅色的護士服,使我們煥然一新,亭亭玉立的站在大廳開始我們一天的工作。
在大廳我們支助護士會第一時間接待那些求醫(yī)心切的患者,“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您好,請問您怎么不舒服,掛哪個科室?”這些極為簡單的幾句普通話,在病人心中像一根有溫度的蠟燭點亮他們在就診迷茫時的希望。就這幾句簡單的普通話是我們導醫(yī)護士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對著來就診的每一位病人暖心的詢問。
10月上旬秋風凜冽的一個早上,還沒到上班的時間,導診臺就聚集著等待咨詢、就診的患者。我們導醫(yī)護士胡老師,從還沒有上班開始就不停地解答前來詢問的患者,他們有的是老人、有的是異地的求醫(yī)者還有不?摁[的小朋友,每一個患者都很是焦急。胡老師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大聲的告知患者:“大家早上好,都不要著急,我一個一個的幫你們解答”?粗鴿u漸安靜的人群,胡老師開始將人群分散接診解答,“來來來,麻煩需要咨詢兒科問題的站在導診臺的左邊”“需要咨詢婦科產科的家屬和患者可以站在導診臺右邊”在這樣人群涌動中胡老師不忘大聲的問了一句“有沒有高熱的小朋友需要急診的,還有沒有腹痛出血的孕婦需要幫忙的”,在這樣嘈雜喧鬧的環(huán)境下,胡老師很順暢迅速地解決每一位患者的需求,讓他們準確的找到了就診區(qū)域,好多患者離開導診臺的時候,都很感激的說了一句“謝謝”,一聲聲“謝謝”飽含了多少護患之間平靜而美好的溫情。
為了給病人最好的服務,體現(xiàn)“視病人如親人”的服務理念。導醫(yī)在面對一些無理取鬧的患者出言侮辱時,我們的護士總是保持沉默,等待病人發(fā)泄完不良情緒,再次耐心詢問病人的需求,努力做到讓病人的滿意。經常被焦慮、緊張的患者及家屬辱罵、誤解已是家常便飯,科室姐妹們加強自我心理素質的調整,真正的成為了自己情感的主人,同時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能夠做到坦然無憂的境地。所有的隱忍都是為了更好的工作,為了更好避免患者的無理取鬧及糾紛的發(fā)生。
科室在就診的高峰時段,加強了護士巡察力度。由于就診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病種等各有不同,尤其是農村患者、老年患者等弱勢群體,他(她)們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感到非常的陌生,很大一部分病人來到醫(yī)院都不知道怎么看病、怎么掛號、或是掛好號后又找不到相應的科室,再加上醫(yī)療系統(tǒng)在不斷的更新,他們就更不會使用了。面對這一系列繁雜的操作,很多急躁的患者負面情緒自然而然的就會飆升,從而產生很多就診過程的不愉快。因此,我們加強了巡診力度,不僅僅及時解決了患者的需求,也大大的降低了醫(yī)患之間的緊張氣氛。不斷的換位思考不斷的提升服務,收獲到溫暖的不僅只是患者,你自己也會被溫暖到。
每一天緊張而神圣的工作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僅要講究理性,還要有人情。和諧不單單是靠誰一個人來維系的,而是醫(yī)患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的。社會是一個大家,醫(yī)院就是小家,家里每一位成員都是呵護和被呵護的對象,不要忽略每一位值得你尊重的家人。醫(yī)患亦是如此,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去澆灌,定能綻開絢麗的花朵。
(支助中心 劉莉)
行走中的“白衣天使”
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簡單的,也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往往只有嘗遍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才能體會其中真味。
在支助中心工作的這幾年里,我嘗遍了這份工作中的各種滋味,也學會了很多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認識方面更加成熟,對支助中心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為一名支助護士,我們每天的工作除了導醫(yī)、辦理就診卡、掛號、 分診,還有一個最辛苦的一個崗位,那就是支助班。支助班的姐妹們從上班開始到下班的8個小時里面,她們往返住院樓和門診平均每天要走20多公里的路程。她們每天除了收送住院部的各類標本,還要接送全院需要用輪椅平車陪檢的患者,在遇到繁忙的時候她們往往一邊挎著標本籃,一邊用輪椅推病人。支助班的姐妹們體重平均百斤左右,可她們每天推送的孕婦平均都是在140斤以上,有的體重更是高達180斤。遇到住院部的上下坡路段,沒有家屬幫忙,我們支助的護士都是舉步維艱。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我們支助組的9位“白衣天使”,一如既往的認真和熱情。沒有誰抱怨沒有誰退縮,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即使遇到生理期不舒服都從不隨意調換崗位?赡苣銜X得她們沒有外科護士有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手,也不像新生兒科護士那樣利用PICC穿刺技術及時緩解患者的疼痛?芍е忝脗冊谖覀兊穆殬I(yè)旅途中能和她們并肩前行,亦是我們工作中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10月中旬的一個中午,白班和輔班同事都下班了,當日支助班的姐妹肖艷一個人在大家都在午休的時候用平車陪檢了兩個破水的孕婦,還收了三個科室的急查血。吃的飯用微波爐熱了一遍又一遍,都還沒來的及咽到肚子里去。肖姐是我們支助組里年紀最大的同事,雙腿常年靠穿著彈力襪預防靜脈曲張,可長時間行走還是會給她的腿帶來疼痛。其她的同事都已經在溫暖舒適的被窩里享受著夢鄉(xiāng),可負重前行的支助班姐妹還在不停的行走。每一項工作都有它不言而喻的心酸和疲憊,行走在支助崗位“最前沿”的姐妹們,一直都是行走中的“白衣天使”。
(支助中心 陳倩倩)